美国科学家宣布:实现21℃室温超导!这个挤爆现场的物理学界大瓜是个什么瓜?是一次惊天动地的突破,还是会遭到惊天动地的识破?|当前视点
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兰加·迪亚斯,7日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说,他和他的团队实现了超导领域一个百年梦想:室温超导。
鉴于迪亚斯的过往,此事在社交媒体掀起热烈的科普和争论,这是一个惊世成就,还是一次造假?大多数人似乎持观望态度等待验证。
挤不进去的演讲室
(相关资料图)
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,美国物理学会年会现场,大佬云集。7日下午,一场小会议室的演讲,惊动了许多人。会议室塞满了人,不得不赶走一些观众,保安在演讲前15分钟就不让人进了。
现场流出的照片显示,许多超导科学家以及长期质疑室温超导的科学家,进了会议室。可见正方反方都很关心。
社交媒体流传的文字聊天直播说:“APS(美国物理学会)安排失败。房间太小。”“门口看到好些个物理界的大佬都堵在门口不让进。”“门口保安一直晃手电,驱赶聚集的人群。”“保安持续吼叫中,驱赶人群。”
一场物理学演讲现场,怎么搞得热闹如晒谷场看戏文?社交媒体也跟着大肆吃瓜,吵吵闹闹地科普讨论转发,如“颠覆物理学”这种乱喊乱叫自然也没缺席。
科幻般的惊人成果
演讲没有提问环节,讲的是室温超导。
超导现象是荷兰物理学家海克·昂内斯及其团队在1911年发现的。超导体不仅近乎零电阻,还具有一种叫做迈斯纳效应的奇怪能力,可确保材料内部的磁场为零。第一个已知的超导体需要的温度,仅比绝对零度(-273.15℃)略高。
解释超导性的标准理论说,如果氢受到的压力足够大,在更高温度下也能成为超导体。科学家们在研究氢与另一种元素混合,可能对实现超导有帮助。
20世纪80年代,物理学家发现了“高温超导体”。2015年,德国美因茨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米哈伊尔·埃雷梅茨报告,硫和氢混合,在约150万标准大气压下,在-70℃时变超导。2019年的数据是170万个大气压,-23℃。
超导体可应用于超导发电、输电和储能;可应用于超导计算机、超导天线和超导微波器件;可应用于磁悬浮列车、热核聚变反应堆等。
所以,实现“室温超导”,是材料学上极度惊人的革命,如梦如幻如科幻。
一个会变红的蓝色晶体
继7日的演讲后,更全面的解释8日在《自然》杂志网站上发表。
兰加·迪亚斯及其团队,使用了银白色的镥。在微小的容器中,将一块又小又薄的镥,压在两颗钻石间,将99%的氢气和1%的氮气泵入,使之高压,置于65.5℃的温度中,24小时后释放压力。
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概率能得到一个蓝色晶体。迪亚斯说:“在氢化镥中掺入氮气并不那么容易。”
迪亚斯的研究生希兰娅·帕桑,上周在罗彻斯特大学的实验室,曾向记者展示过这种材料的色调变化。压力增加,蓝色晶体变红。
“它非常红,”迪亚斯说,“如果压力更高,会变鲜红色。”
迪亚斯宣布的这种新锻造的超导体,在21℃和约1万个标准大气压下,可零电阻地传导电流。
当然,1万个标准大气压,也是压力很大的,大约是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压力的10倍。但从室温超导领域的进展上看,这简直不算什么了。
迪亚斯如此评价他的实验:“就像你在上世纪40年代骑着一匹马,看到一辆法拉利疾驰而过。”
“如果结果是正确的,这可能是超导史上最大的突破。”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学家詹姆斯·哈姆林在“如果”的前提下,用了很多高级的词,“如果是真的,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,开创性的,非常令人兴奋的发现。”
因“黑历史”失去的信任
并不是所有人都迷醉于这样惊人的故事,许多人想起了这个演讲者的“黑历史”,因而不信任他。哈姆林就泼了一瓢冷水:“我对那个小组的成果失去了一些信任。”
迪亚斯2003年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,2013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,成为哈佛大学物理系博士后,接着进入了罗切斯特大学。
去年,他在2020年发表于《自然》杂志的论文,被撤稿了。
那篇论文中,氢、碳和硫混合,在267万个大气压下,实现15℃的超导转变。迪亚斯说,这是人类第一次室温下观察到超导现象。
但论文的磁化率数据被发现有问题。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豪尔赫·赫希验证了数据,认为这是“一场科学骗局”,不是实验出错,而是学术不端。迪亚斯强烈不服,表示要消除这些指控。
他在哈佛时的论文也出过问题。当时他所在团队宣布合成出首个金属氢,论文在《自然》杂志发表后,研究团队又说,操作出错,样本没了。
赫希对温室超导的持久质疑,也引起超导界的不满。当他质疑迪亚斯时,一些科学家散发了一封信,抱怨赫希数十年来的破坏行为。
对迪亚斯这次公布的新成果,赫希说:“如果这是正确的,那就证明我过去35年的工作是错误的。我会很高兴。但我认为我是对的,这是错误的。”
迪亚斯回应说,这次的实验已多次重复,并有第三方观察和独立的验证。
■快报快访
新发现有多牛?离生活有多远?
学术界为什么持保留意见?
快报专访浙工大焦文鹤副教授
室温超导如果实现,是怎样性质的事件?它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多远?快报记者采访了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焦文鹤,近几年他专注于新超导体和拓扑电子材料的研究。他说,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对这个消息很关注,近两天他的朋友圈里都刷了屏,他也阅读了这篇论文,评价说:如果是真的,那一定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。
“如果真的找到了接近室温的超导体,那肯定是诺奖级的发现。” 焦文鹤说,“这组数据太漂亮了,从数据上看没有可以反驳的点,不管是电阻、磁化率还是比热,说明是毫无疑问的超导体态。”
焦文鹤说,但文章中没有详细的实验细节。在实验室的材料合成过程中,一个细微的条件改变就可能会影响最终的产物。由于暂时还没有其他研究小组能够重复这一实验结果,目前对结果的可靠性还有待时间的检验。这个团队没有公布样品制备的条件和原始数据,这也是学术界暂时持保留意见的原因之一。
“能满足在高压、高温通气条件下进行样品合成的实验室并不多,所以重复这一实验有一定的门槛,即便有实验条件合成,没有样品,合成条件下的探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。”焦文鹤说。
如果新发现是真的,这种室温超导材料离实际使用还需要多久?
“广泛应用的关键在于要实现常温常压下的超导,并且可以做成线材、薄膜等。”焦文鹤说,根据实验结果,这种新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在约21℃的室温条件下,但仍需加压到大概1万个标准大气压,从科学研究角度,这已可以让许多精细测量变得更容易,但日常使用还是要尽量在常温常压下实现,而且材料的机械性能也是关键因素,不容忽视。
“实现室温超导材料的应用是人类的梦想,希望这一发现能为室温超导体应用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。”他说,“我像许多科学从业者一样,希望这一发现能经受时间的检验。”
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兰加·迪亚斯,7日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说,他和他的团队实现了超导领域一个百年梦想:室温超导。
鉴于迪亚斯的过往,此事在社交媒体掀起热烈的科普和争论,这是一个惊世成就,还是一次造假?大多数人似乎持观望态度等待验证。
挤不进去的演讲室
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,美国物理学会年会现场,大佬云集。7日下午,一场小会议室的演讲,惊动了许多人。会议室塞满了人,不得不赶走一些观众,保安在演讲前15分钟就不让人进了。
现场流出的照片显示,许多超导科学家以及长期质疑室温超导的科学家,进了会议室。可见正方反方都很关心。
社交媒体流传的文字聊天直播说:“APS(美国物理学会)安排失败。房间太小。”“门口看到好些个物理界的大佬都堵在门口不让进。”“门口保安一直晃手电,驱赶聚集的人群。”“保安持续吼叫中,驱赶人群。”
一场物理学演讲现场,怎么搞得热闹如晒谷场看戏文?社交媒体也跟着大肆吃瓜,吵吵闹闹地科普讨论转发,如“颠覆物理学”这种乱喊乱叫自然也没缺席。
科幻般的惊人成果
演讲没有提问环节,讲的是室温超导。
超导现象是荷兰物理学家海克·昂内斯及其团队在1911年发现的。超导体不仅近乎零电阻,还具有一种叫做迈斯纳效应的奇怪能力,可确保材料内部的磁场为零。第一个已知的超导体需要的温度,仅比绝对零度(-273.15℃)略高。
解释超导性的标准理论说,如果氢受到的压力足够大,在更高温度下也能成为超导体。科学家们在研究氢与另一种元素混合,可能对实现超导有帮助。
20世纪80年代,物理学家发现了“高温超导体”。2015年,德国美因茨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米哈伊尔·埃雷梅茨报告,硫和氢混合,在约150万标准大气压下,在-70℃时变超导。2019年的数据是170万个大气压,-23℃。
超导体可应用于超导发电、输电和储能;可应用于超导计算机、超导天线和超导微波器件;可应用于磁悬浮列车、热核聚变反应堆等。
所以,实现“室温超导”,是材料学上极度惊人的革命,如梦如幻如科幻。
一个会变红的蓝色晶体
继7日的演讲后,更全面的解释8日在《自然》杂志网站上发表。
兰加·迪亚斯及其团队,使用了银白色的镥。在微小的容器中,将一块又小又薄的镥,压在两颗钻石间,将99%的氢气和1%的氮气泵入,使之高压,置于65.5℃的温度中,24小时后释放压力。
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概率能得到一个蓝色晶体。迪亚斯说:“在氢化镥中掺入氮气并不那么容易。”
迪亚斯的研究生希兰娅·帕桑,上周在罗彻斯特大学的实验室,曾向记者展示过这种材料的色调变化。压力增加,蓝色晶体变红。
“它非常红,”迪亚斯说,“如果压力更高,会变鲜红色。”
迪亚斯宣布的这种新锻造的超导体,在21℃和约1万个标准大气压下,可零电阻地传导电流。
当然,1万个标准大气压,也是压力很大的,大约是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压力的10倍。但从室温超导领域的进展上看,这简直不算什么了。
迪亚斯如此评价他的实验:“就像你在上世纪40年代骑着一匹马,看到一辆法拉利疾驰而过。”
“如果结果是正确的,这可能是超导史上最大的突破。”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学家詹姆斯·哈姆林在“如果”的前提下,用了很多高级的词,“如果是真的,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,开创性的,非常令人兴奋的发现。”
因“黑历史”失去的信任
并不是所有人都迷醉于这样惊人的故事,许多人想起了这个演讲者的“黑历史”,因而不信任他。哈姆林就泼了一瓢冷水:“我对那个小组的成果失去了一些信任。”
迪亚斯2003年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,2013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,成为哈佛大学物理系博士后,接着进入了罗切斯特大学。
去年,他在2020年发表于《自然》杂志的论文,被撤稿了。
那篇论文中,氢、碳和硫混合,在267万个大气压下,实现15℃的超导转变。迪亚斯说,这是人类第一次室温下观察到超导现象。
但论文的磁化率数据被发现有问题。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豪尔赫·赫希验证了数据,认为这是“一场科学骗局”,不是实验出错,而是学术不端。迪亚斯强烈不服,表示要消除这些指控。
他在哈佛时的论文也出过问题。当时他所在团队宣布合成出首个金属氢,论文在《自然》杂志发表后,研究团队又说,操作出错,样本没了。
赫希对温室超导的持久质疑,也引起超导界的不满。当他质疑迪亚斯时,一些科学家散发了一封信,抱怨赫希数十年来的破坏行为。
对迪亚斯这次公布的新成果,赫希说:“如果这是正确的,那就证明我过去35年的工作是错误的。我会很高兴。但我认为我是对的,这是错误的。”
迪亚斯回应说,这次的实验已多次重复,并有第三方观察和独立的验证。
■快报快访
新发现有多牛?离生活有多远?
学术界为什么持保留意见?
快报专访浙工大焦文鹤副教授
室温超导如果实现,是怎样性质的事件?它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多远?快报记者采访了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焦文鹤,近几年他专注于新超导体和拓扑电子材料的研究。他说,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对这个消息很关注,近两天他的朋友圈里都刷了屏,他也阅读了这篇论文,评价说:如果是真的,那一定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。
“如果真的找到了接近室温的超导体,那肯定是诺奖级的发现。” 焦文鹤说,“这组数据太漂亮了,从数据上看没有可以反驳的点,不管是电阻、磁化率还是比热,说明是毫无疑问的超导体态。”
焦文鹤说,但文章中没有详细的实验细节。在实验室的材料合成过程中,一个细微的条件改变就可能会影响最终的产物。由于暂时还没有其他研究小组能够重复这一实验结果,目前对结果的可靠性还有待时间的检验。这个团队没有公布样品制备的条件和原始数据,这也是学术界暂时持保留意见的原因之一。
“能满足在高压、高温通气条件下进行样品合成的实验室并不多,所以重复这一实验有一定的门槛,即便有实验条件合成,没有样品,合成条件下的探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。”焦文鹤说。
如果新发现是真的,这种室温超导材料离实际使用还需要多久?
“广泛应用的关键在于要实现常温常压下的超导,并且可以做成线材、薄膜等。”焦文鹤说,根据实验结果,这种新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在约21℃的室温条件下,但仍需加压到大概1万个标准大气压,从科学研究角度,这已可以让许多精细测量变得更容易,但日常使用还是要尽量在常温常压下实现,而且材料的机械性能也是关键因素,不容忽视。
“实现室温超导材料的应用是人类的梦想,希望这一发现能为室温超导体应用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。”他说,“我像许多科学从业者一样,希望这一发现能经受时间的检验。”
标签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环球快报:三星电子明年将为开发者推出XR设备 特别工作组正在研发
- 世界速讯:汉嘉设计:近期公司作为联合体成员之一中标了钱潮嘉苑共有产权房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工程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丽水实验学校项目工程总承包(EPC)
- 重庆布局实施167个市级重大制造业项目 前7月投资进度71.6%
- 券商第一梯队海通证券遭遇多事之秋:业绩与规模“双降”
- 纸浆期货是否有效对冲废黄板纸现货价格波动风险?
- 理文、山鹰发布停机函 包装纸市场涨价100-200元/吨
- 全部合格!广东珠海抽查5批次油墨产品
- 浆系纸种再掀新一轮提价 涨幅达200-1500元/吨
- 保定满城区开展纸制品行业专项检查 规范纸制品企业生产
- 2022年3月14日全国各地区纸厂废纸价格信息
- 包装材料、人工费等成本上升 台湾生活用纸涨价
- 上周木浆系纸品价格均有提涨 箱板纸价小幅下跌
- 景兴纸业2021年营收同比增27.70% 净利同比增41.51%
- 1-2月全国快递业务收入1574.3亿 同比增长13.8%
- 原料成本压力持续上升 浙江多家包装厂产品价格上涨3%
- 3月7日-13日生活用纸主要区域市场周度价格情况
- 安徽出台“十四五”大气污染防治规划
- 原材料/燃料价格上涨 日本卫生纸、纸尿裤提价超10%
- 新加坡超市将对塑料袋收费 至少5分新币/个
- 电子商务兴起 印度纸类包装行业发展趋势
- 2022年1-2月芬兰木材交易同比下滑20%
- 山东造纸行业深入实施“链长制”工作推进机制
- 包装原料价格波动再成热点 揭秘2021造纸上市企业业绩
- 国家统计局:1-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.5%
- 2022年3月18日各地区各大纸厂废纸价格信息
- 江苏开展精准造林绿化 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
- 正隆纸业员工返岗率超95% 预计今年营收同比增10%
- 芬林芬宝劳马新锯材厂将启用自动装载生产线
- 山东一小镇发展纸箱包装生产企业近百家 年产值11亿元
- 打破性别“玻璃天花板” 95岁女院士是“她力量”最佳代言
- 河北辛集市暂停举办体育活动 关闭景区文娱场所
- 红色文物·党史故事 “推出胜利”的小推车
-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闭馆
- 核酸采样:一位“点长”的50小时冲刺
- 跑道结冰 哈尔滨机场关闭至9日12时
- 北京地铁全面开启车内加热装置
- 黑河市多举措保障疫情期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稳定
- 北京丰台海淀两处管控区域解封 社区工作者收到“暖心礼物”
- 吉林四平一旅游项目违占耕地两千多亩 投资达10亿元
- 湖南双峰27名非法滞留缅北人员被惩戒:小孩回原籍入学
- 江西新增本土“1+6” 上饶增一中风险地区
- 江西上饶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实行封闭管理措施
- 快递旺季遭遇雨雪天气 国家邮政局呼吁理解快递小哥
- 高压、孤独,胆大、心细:手执焊枪的水下“蛙人”
- 掏粪掏了36年,他还在琢磨“新门道”
- 内蒙古:二连浩特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额济纳旗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病例76例
- 坚守在海拔4300多米的“天路保健医生”
- 38年后,他终于知道了家在哪儿……
- 受降雪影响 辽宁鞍山一农贸市场发生坍塌
- 中国舞蹈家协会顶尖教师巡回课堂(重庆站)举办
-
边城战“疫”:夜晚七点的暂停键
11月4日晚上7点,是中俄边境城市黑河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抗疫时刻。 如果在这一刻按下时间的暂停键...
-
风雪高原战“疫”长卷 寒潮下的西宁疫情防控观察
大风7级,大雪纷扬,最高气温只有-5℃! 这是青海省西宁市开启全城全员首轮核酸检测的天气。 ...
-
拟音师:“雕刻”声音的人【三百六十行】
三百六十行 拟音师:“雕刻”声音的人 闭上眼,90后赵洪泽有时甚至可以通过走路的声音,来判...
-
“双减”之后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何依然火爆
聚焦 “双减”之后,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何依然火爆 近日,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(...
-
大数据助力贫困生成长
探索 大数据助力贫困生成长大数据画像能为贫困生成长带来什么 今年9月,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...
-
“大漠明珠”驶上发展快车道 塔里木盆地做足生态大文章
塔里木盆地做足生态大文章 “大漠明珠”驶上发展快车道 从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角到西南角,和田...
-
职校生可报考事业单位 搬走职业教育的一块绊脚石
职校生可报考事业单位 搬走职业教育的一块绊脚石 “职业院校毕业生也可以报考事业单位了。”...
-
打算“双十一”买买买的姐妹 看完这篇再“剁手”
打算“双十一”买买买的姐妹 看完这篇再“剁手” 女性对于保养的热衷超乎想象,不少人只要是听...
-
完美“飞天”仰仗全宇宙最酷飞船试驾员
完美“飞天”仰仗全宇宙最酷飞船试驾员 11月7日,航天员翟志刚、航天员王亚平开展神舟十三号航天...
-
冠状病毒中损伤血管的蛋白首次确定
冠状病毒中损伤血管的蛋白首次确定 国际战“疫”行动 科技日报北京11月4日电 (记者刘霞)不少...
-
新电池结构让飞行汽车成为可能 相关技术将亮相北京冬奥
新电池结构让飞行汽车成为可能 相关技术将亮相北京冬奥会 科技冬奥进行时 搭载全气候电池...
-
H5N8病毒肆虐全球,我国家禽为何“独善其身”
H5N8病毒肆虐全球,我国家禽为何“独善其身” 科技日报哈尔滨11月7日电 (记者李丽云)记者11月7...
-
重庆奉节一民警因公殉职 年仅28岁
中新网重庆11月9日电 (记者 刘相琳)记者9日从重庆市公安局获悉,重庆奉节县公安局民警袁华押解一...
-
哈尔滨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
中新网哈尔滨11月9日电 (记者 刘锡菊)9日,哈尔滨市卫健委发布哈尔滨市11月8日0-24时疫情通报:11...
-
成都本地累计在管密接2757人、次密9097人
(抗击新冠肺炎)成都本地累计在管密接2757人、次密9097人 中新网成都11月9日电 (记者 贺劭清 ...
-
成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例 出现1传13特殊案例
(抗击新冠肺炎)成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例 出现1传13特殊案例 中新社成都11月9日电 (记者 贺劭...
-
呼和浩特一学校宿管员扇打学生致双耳鼓膜穿孔 分管校长被免
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9日电 (记者 张林虎)9日,针对“宿管员扇打学生致其双耳鼓膜穿孔”一事,呼和...
-
郑州通报8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
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郑州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消息,11月8日0至24时,郑州市新增阳性感染者3例,均为...
-
新疆阿克苏果农:我们的生活像苹果一样甜
中新社新疆阿克苏11月9日电 题:新疆阿克苏果农:我们的生活像苹果一样甜 作者 苟继鹏 “我...
-
河北辛集开展大规模消毒消杀工作
今天(9日)上午,河北省辛集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辛集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辛彦卜介绍,新冠...
-
河北辛集新增本土确诊11例 已转运定点医院诊治
今天(9日)上午,河北省辛集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,辛集市副市长刘士民介绍,2021年11月8日0时至...
-
石家庄深泽县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
11月9日,石家庄市召开第1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。发布会上,石家庄市深泽县县长郝英鹏...
-
海口市1例治愈后的境外输入病例复阳 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医学观察
中新网海口11月8日电 (记者 张茜翼)海口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8日通报称,11...
-
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四川省卫健委网站消息,11月7日0-24时,四川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5例(...
-
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
中新网哈尔滨11月8日电 (程岩 记者 史轶夫)黑龙江省卫健委8日发布消息,7日0-24时,黑龙江省黑河...
-
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 其中郑州市16例周口市2例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河南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,11月7日0—24时,河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(郑州...
-
河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河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,2021年11月7日0—24时,河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...
-
寒潮持续发威!南方气温纷纷触底 强降雪中心转移至东北
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(11月8日),寒潮继续南下,持续发威,南方大部最高气温将纷纷触底。强降雪中心将...
-
雪后寒!今日北京晴天回归北风劲吹 最高气温5℃上下
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(11月8日)北京晴天回归,但在风寒效应下,“冷”仍然是天气的主题。气温方面,今...
-
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均在黑河市爱辉区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网站消息,2021年11月7日0-24时,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...
-
寒潮继续影响华东华南等地 东北地区等地有强降雪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,受寒潮影响,预计11月8日08时至9日08时,黄淮东部、江淮东...
-
辽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例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辽宁省卫健委网站消息,11月7日0时至24时,辽宁省新增20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...
-
寒潮影响“加码”:吉林力保电力供应 停课停运范围加大
中新网长春11月9日电 (记者 郭佳 张瑶)连日来,一轮寒潮引发的强降雪席卷中国北方。位于东北地区...
-
常州连续一周无新增病例 10日全市各类学校将错峰复学
中新网常州11月9日电 (记者 唐娟)11月9日,常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学校防控组对外发布,自11月10起,...
-
哈尔滨机场开放恢复运行 计划航班45架次
中新网哈尔滨11月9日电 (仇建 记者 史轶夫)9日12时22分,随着哈尔滨经阜阳飞往三亚的FU6685航班...
-
山西警方抓获6名“摸金校尉” 缴获“虎枕”等大量文物
中新网长治11月9日电 (记者 李庭耀)记者9日从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上党分局获悉,上党警方侦破系列...
-
西藏基层第一书记话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
中新网日喀则11月9日电(记者 赵朗)近日,由西藏自治区网信办主办的第一书记话小康活动先后走进山南...
-
内蒙古通辽:强降雪致8个旗县区受灾
中新网通辽11月9日电 (记者 张林虎)9日,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应急管理局获悉,自11月5日起,...
-
成都金堂:医护人取消婚礼坚守岗位 手捧花被送到了战“疫”一线
中新网成都11月9日电 (邹立杨)连日来,华西医院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实验医学科的主检验师易维佳都在...
-
江西铅山新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
(抗击新冠肺炎)江西铅山新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中新网南昌11月9日电 (记者 吴鹏泉)江西省...
-
辽宁大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生即日起暂缓入校
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,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...
-
2021年北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:涉及多家印刷包装企业
3月15日,北京市生态环境局、北京市统计局发布了《关于公布2021年度北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 及一般报告单...
-
北京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北京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,11月7日0时至24时,北京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,无新增...
-
河北石家庄深泽县7日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为8岁男童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石家庄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,石家庄深泽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8...
-
高速封闭、机场关闭、学校停课 辽宁多部门发应急预案应对极端天气
中新网沈阳11月8日电 (李晛 王景巍)7日在寒潮影响下,东北地区局地降大雪。辽宁省气象部门当日连...
-
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云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,11月7日0—24时,云南省新增确诊病例9例,其中境外输入...
-
努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
努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 “孩子明年要参加中考,成绩一直提不上去,送他读职高,也是一种选择...
-
参与和见证中国水电发展
参与和见证中国水电发展 余吉安的童年是在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的沙捞越州古晋市度过的。家门口的...
-
中国航天: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
中国航天: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(科技名家笔谈)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也是中国航...
-
8日起 江西铅山县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
记者从江西省铅山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,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为了充分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,现定于1...
X 关闭
X 关闭
